第一次大垦荒:玛河流域,地名凝固的音符
玛河流域为古游牧地,成吉思汗分封诸王和汗国,这里原为窝阔台汗的领地(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交给了察合台),后为察合台后裔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拉玛部落的游牧地。1690年,掌握了准噶尔部政权的噶尔丹发动了反对清朝的战争,两次都被康熙指挥的清军打败。
清政府于1759年统一了新疆,1762年,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玛纳斯建绥来县。
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任命左宗棠部将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清代垦民使用的石臼
清代的新疆屯垦主要有军屯、民屯、犯屯以及贬官谪臣及其亲属自发垦荒。刘锦棠所部的一部分军人留下来,和许多自流来疆的百姓一起,在包括玛纳斯流域在内的天山南北屯垦,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1915年,新疆省调整行政区划,沙湾县开始建县,从绥来县分离出来。两县以玛纳斯河为界,河东仍属绥来县,河西大部划归沙湾县。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2月,新疆军区和新疆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建玛纳斯县。玛河流域的屯垦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军垦新时代。
现在的玛纳斯县县域人口25万,县辖人口13万,有汉、哈、回、维等1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2%,可见清代到民国汉族移民人口的比重之大。
现存玛纳斯县文物管理所陈列室的古代织锦
玛纳斯县现有12个乡镇,分别是玛纳斯、乐土驿、包家店、头工、凉州户、兰州湾、广东地、北五岔、六户地和旱卡子滩、清水河、塔西河等,这些极具特色的地名反映了玛纳斯河流域第一次大垦荒的历史特色。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革职流放,充军伊犁。据说,在漫漫苦旅中,他和仆从们曾在绥来县东边的馆驿和凤凰城歇息,现在还能在312国道乌伊公路上的乐土驿镇找到他所住馆驿的位置。
乐土驿的得名大概来源于这座古道上的驿站,附近一座即将倒塌的烽火台证明这里曾是迪化(今乌鲁木齐)和伊犁之间的必经之地。乐土驿紧靠呼图壁县,村名多为某家庄,如郑家庄、焦家庄、周家庄。可以想见,在清代,这里的人们都是聚族而居,郑姓、周姓的先人来这里后,自己圈地开荒,结果将土地一直开垦到了天山脚下,让这片塔西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变成了天山脚下真正的乐土。
包家店镇是玛纳斯县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有40多个行政村,人口接近2万。它的得名非常简单。这里原有一户包姓人家开了一间杂货铺,因而得名。包家店北有冬麦地、南有黑梁湾。正在修建的克榆公路穿过冬麦地,过去这里确实是大面积种植冬麦的地方,现在都改种了棉花,使这个地名变得有点名不符实。
头工是玛纳斯城郊乡镇之一,又是凤凰城的东边门户,是当年移民争抢之地。这个乡的各村得地利之便,如南园子村、北园子村,原来都是凤凰城的菜园子,如今已成玛纳斯县城的一部分。头工、二工、三工庙等村名,据传也是清代屯垦遗留下来的名称。“工”是当时的屯垦单位。
凉州户和兰州湾则多陕甘回民,他们都保持了聚居的生活习性,民风淳朴。
广东地乡则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盛产鱼类和水稻。据说当年林则徐路过绥来县,与随从看见这一片水乡般的地方,就曾感叹像置身珠江三角洲一样。后来左宗棠收复天山南北后,湘军中的一些广东籍子弟留了下来,带来了南方种植的水稻,这里就被命名为广东地。
而北五岔和六户地都是清代和民国时代的移民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开垦出的土地。这里原来都人烟稀少,是只有梭梭、胡杨和红柳等沙漠植被的戈壁滩,但那时的先辈移民们就展开了“向沙漠要良田”的顽强斗争。这片陆续开垦的土地上原有一条道路,支路像岔开的五指,向北部沙漠延伸,因而得名北五岔。
在清代,六户地有骆、陈、李等六户移民在这里开荒种地。为方便纳税,他们联名上书官府要求命名。绥来县县衙信手拈来,将此地命名为六户地。
六户地和北五岔都曾是玛纳斯县的粮仓。20世纪80年代初,玛纳斯河流域大面积推广棉花栽培技术,地处沙漠边缘的这两个乡镇掀起了植棉热潮,粮食作物退居其次。现在,这两个地方已成为玛纳斯县最大的产棉基地。
玛纳斯县境内一个个个性十足的地名和遗迹,成为凝固在玛纳斯河流域大地上的音符,也成为从清代到民国玛纳斯河流域第一次大垦荒的最好见证。